薬味冷麵
在日本看餐牌,不難會發現「薬味」(やくみ)這這一詞。當然這個並不是指醫藥、藥丸、帶有「苦味」的意思。其實就是「辛香佐料」的統稱。日本的辛香佐料比香港種類多,除了我們認識的薑、蔥、蒜、芫荽等等外,也有茗荷、紫蘇、山葵等。
今天就是來介紹店主好喜歡的 茗荷。
有些資深的同學應該有留意到,打從一開始店主便好喜歡把茗荷入饌,配冷麵、做醃漬、做成天婦羅都是非常美味。茗荷,是一種日本獨有的薑科類植物,不帶薑的辛辣,卻有滿滿的花香味,非常清爽。夏季是盛產茗荷的季節,所以日本人都喜歡把它切碎放在冷麵汁裡一起同吃,感覺猶如咀裡嚼著鮮花。店主平常最喜愛就是把這些辛香菜切切併併的放在一起,今天配冷麵,明天配冷奴,都是簡單好料理。
說起冷麵,當然不得不提我們指定的日本手工製麵。這個啊,要回溯8年前店主遊覧小豆島時,在朋友家中一吃便愛上。那時候是店主第一次吃素麵,對於這種非常纖細,卻又柔韌富麥香的麵條,感到非常新奇有趣有好感!因為這個比起拉麵,更容易吃到雪雪聲,哈哈哈。當時當然不知道朋友家裡的素麵大有來頭,只是草草買了數包做伴手禮。
回。到。香。港。便。知。走。寶。了
以為都是素麵,怎知吃盡坊間的有奬沒奬的,就是沒這種柔韌又沒有這個的麵粉香,忍耐到最後還是忍不住出口拜托小豆島友人給我每年訂購回來。然後跟友人說起,才知道這間平井製麵所是島上的寶。平常不賣廣告,不外銷。小小的一間店,沒有裝潢,島上居民依然絡譯不絕,賣的就是口啤,全因製麵所依然採用人手製作,用上小豆島生產的小麥粉及胡麻油,再根據30多年來的「天日干」手作經驗,隨著天氣變化而控制熟成及乾燥時間,是少數的製麵方法。這樣一來,既保持麵條乾爽不氧化,又可單純享受麵粉香與職人手作帶來的的柔靱性。是一道不用配料也十分滿足的麵條!
這次的回歸,除了我們熱賣的素麵外,還有期間限定的半生烏冬。半生烏冬是半乾燥品,保留了新鮮的香氣,存放室溫便可以。這個啊,是去年疫情初期,店主再訪小豆島的新發現 話說這個製作比起素麵更不容易,所以啊製麵所每年也只是限量製作,讓大家吃到最豐盛的麥香。
先將半生烏冬或手延素麵煮好,然後立即放進冰水,待涼後吃前瀝乾
半生烏冬是二人前,也是「一體成型」,所以建議先把生麵切半才煮。滾水落煮5-6分鐘,或按個人喜好而定。
素麵則滾水落煮2分鐘,然後立即放進冰水,待涼後吃前瀝乾
先以500ml 水兌一個湯包煮成高湯,雪至冰凍
將茗荷、萬能蔥 、大葉切細碎,連同薑蓉、柚子山葵油、海苔飯素一起放進(3)內勻和
一切放盤後便可開動!其實食冷麵都唔係「頹」既代名詞黎既,都可以簡單快捷得黎又「和味」十足!
購物清單